看了《Groupon 如何成为团购网站的王者》这篇文章,里面大多数是服务条款,我想销售也应该算是服务行业吧。
最近京东和当当吵得厉害,京东说当当把自己的货源掐住了,当当说要拿4000W来全线降价图书20%售价,而京东说要拿8000W继续降价图书20%。他们只是在打价格战,但真正网购的人大多数更重视物流以及产品的质量吧。
每次在群里讨论书的问题,然后说道网上买便宜,有人推荐当当,有人推荐卓越。不管是当当还是卓越,都会 有人站出来骂物流太不给力了,经常超过一周才送到。如果谈起凡客诚品,也会有人站出来指出那衣服确实值那价钱(潜台词就是便宜没好货)。但是这些公司都把钱砸在价格战上,而不去管理他们的物流和保障商品的质量,我想网购会被越来越多人所唾骂。
上个月某顾客在京东买的笔记本电脑,京东非常了解顾客的爱好,以至于用户在新电脑里发现艳照。事情被揭发后,京东一方面公开声明电脑绝对是一手的新货,另一方面暗地通过联系那位顾客的上司,来打压顾客以便私了。我想,私了应该是大家的惯用手法吧。
前几天网友在新蛋秒杀物品,结果送过去的竟是翻新货,事情又被揭发出来了。还好新蛋公开道歉并且承诺免运费帮用户换新品,但网站承诺的“退一赔一”只字不提。其实一家中国的企业能做到公开道歉已经是很不容易了,你还指望他再陪你一个?别做梦了!
上个月底去上海见朋友,其中有朋友家里是做服装批发的。他在向我介绍服装批发如何如何赚钱时,就提到一个问题:一家不大的店铺,就卖一种靴裤一天就能纯利润****,为什么旁边的店铺不卖同样的靴裤然后批发价格低一点呢?因为他们根本拿不到货,这家店铺跟厂家有合作,厂家出的靴裤只卖这一家批发商铺。
同理,国美和苏宁在家电方面让厂家少出货给京东,还有当当直接让出版社封杀京东,这在行业内都是规矩。只是京东实在是没办法了,所以站出来吐槽当当不正当竞争。那京东在家电方面有没有这类举动呢?我想肯定有的,不然他怎么能靠低价格电器起家?京东对国美和苏宁的威胁太大了,同样成本的商品,京东赚100元,国美、苏宁也赚100元,但国美和苏宁的店面还有广告营销都要钱,而京东是没有这些成本的,所以售价比国美、苏宁低很多,国美和苏宁封杀京东也在情理之中。
上个月光棍节,淘宝商城独立后推出半价抢购,我说里面的商家是在用价格作弊,而如今的京东和当当也在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。如果哪一天中国的B2C可以像Groupon那样,把服务放在第一位,我想中国的B2C就应该有资格走出世界了吧。